夏朝传说第二百七十六章
夏朝传说第二百七十六章,审结了随候的案子,泄第一时间走进后宫,先把消息告知了琪。琪听后叹了一口气,随后说:“果然不出我所料。”
“母妃事先已经料到是兵所为?”泄有些诧异地问。
“料到还不敢说,只是有些预感,但是我绝对不相信是过做的,道理很简单,大哥死了,对他没有任何好处。这个世界上,利己的事情大家会抢着干,利他的事情没有几个人会做,何况这是杀头的大罪?”琪一脸伤感地说。已经失去春色的脸上,挂着饱经风霜的忧虑。
“母妃说死罪,难道母妃要杀死兵?他可是母妃的亲外甥。”泄进一步诧异了,因为他不明白,看起来非常仁慈的琪,怎么心肠也这样硬,居然对自己的亲外甥动起了杀念。
“不是母妃要杀兵,是王法不容。”琪纠正泄的话说,口气有些严厉。“记住,你是未来大夏国的掌门人,在亲情与法纪碰撞的时候,绝对不可以徇私枉法。如果一个做大王的,视法纪为儿戏,结果就一定是法纪败坏,朝纲紊乱,大夏国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琪的后一句话大大震惊了泄,因为他没有想到,琪对朝政了如指掌,从后一句话就可以听出来,琪对父王的治国是非常失望的,但是平时她又不说,父王还说七从来不干政,琪或许是真的不干政,但是她却在关注朝政,而且听口气,她对自己寄托很大希望,难怪她平时总是在暗中保护自己。如此一想,一股暖流进入胸膛,真想大声地叫一下:母妃。这种感觉在亲生母亲身上从来没有过。作为王后的亲生母亲,除了随声附和父亲,就是敬鬼神,烧香祷告,很少关注他的行为,他们母子之间感情很差,如果不是出于必要,他从来不进母亲房间。
人世间其实就是这样,维系人们之间的感情纽带,并不一定靠血缘,更主要靠的是相同的志趣和性格的熟知。
“你父王虽然养了不少儿子,但是在母妃看来,真正能够顶起大夏国朝堂的人,只有你,这次你在这样短的时间里,破解了我哥哥被杀的案子让我更相信我的眼光,因此我送你一句话:治国靠贤人,而不是靠亲人。”琪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里蓄满了浓浓地爱意,泄相信,她没有把这种爱意送给除他以外的任何人。
泄没有在琪的房间逗留太久就去了父王的房间,他相信父王已经知道了这件事的结果。
泄的判断没有错,芒的确知道了结果,第一感觉是震惊,第二感觉是恐惧,因为泄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弄清真像,大大超乎他的预料,要知道,这个案子是图定案的,芒一直认为图是当今朝廷最能干事情的大臣,就务实能力上,远远超过他父亲益,现在居然败在了泄的手里,而且败的无话可说,这当然让他害怕。开始泄同意接手这个案子,芒之所以答应,是为了应付琪,在他看来,图定的案子不可能有错,既然泄愿意接手碰钉子,就让他碰好了,免得他总觉得自己非常能干。因为泄不大听话,在许多事情上又表现强势,做事情也不低调,所以芒一直不喜欢泄,所以今天看见这个结果,他不是高兴,而是害怕,因为他明白,泄取得了如此的战绩,在朝堂内外影响非常大,这个大王的继承人不给他,就会惹来朝野一片指责,就算让别的儿子坐上大王的位子,只怕朝野上下也不会服气,泄更不会服气,看来木已成舟,只能如此了。
就在芒患得患失地想这件事的时候,泄走了进来,像他汇报了,虽然芒已经知道了结果,但是并不了解破案的过程,因此就想知道泄是怎么破案的。
“泄儿,告诉为父,你当初之所以接手这个案子,是不是已经看出了案子中的漏洞?”芒态度温和地问,连日来躺在床上,已经耗干了他的体力,因此就是想发火也没有力气了,只是他今天真的不想发火,虽然不喜欢泄,泄也是自己的儿子,还是长子,因此脸色温和是自然的。人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奇怪,经常做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大王也不例外。
“是的。”泄还是老脾气,没有表现出谦虚,这就是芒最不喜欢泄的原因,他喜欢的儿子是,在他面前永远低调,臣服,这样他的心理会舒服,虚荣会得到满足。这个世界上,越是没有本事的人,越是爱慕虚荣,怕人家瞧不起自己,芒这个毛病就非常突出。
“那就说说吧?”芒果然不高兴了,因此说话的口气淡淡地,像似身体里缺少盐分。
“在我们国家,刑法判决最重的就是杀人,每一个居住在这个国家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一个人即使想杀人,也必须有绝对不能不杀的理由,否则就不可能铤而走险。过有这样的理由么?至少从当时知道的情况判断,看不出来,既然没有绝对的理由,为什么她就成为了杀人犯,在道理上说不通,因此儿臣以为,这里有问题。”泄不管芒愿意不愿意听,也只能把话说清楚。因此明知道这段话有些啰嗦了,也只能这样说。
“杀人不一定非有绝对的理由,很多人杀人就是冲动引起的。”芒皱着眉头说,首先否定了泄的分析,然后才说:“更主要的是,过自己认罪的,没有人对她动过刑。一个人既然主动认罪,这当然就是有罪的,因为这是谋害亲夫案子,朝廷对这样的杀人犯是要处以极刑的,过一定知道,但是她还是认罪了,因此这个案子就没有多少疑点了。”
“父王说的是,孩儿开始也这样想过,但是孩儿的先生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认为世界上的某些事情看起来合理,其实就隐藏着不合理。他问孩儿,过杀死老公对自己有利么?因为过在随府之所以有地位,是因为随候宠爱,如果没有了随候,她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从这个道理来说,她的确没有杀死随候的理由。”泄一字一句地解释说,借机把利策推了出来,让他引起芒的注意。
果然,芒注意到提出反对意见这个人了,因为芒没有办法欺骗自己,知道对方的驳论的确有道理。“父王过去好像没有听你提到过请位先生?他叫什么,多大年纪,什么家庭背景?”
“他叫利策,父亲是利民。是孩儿儿时的玩伴,因为学识很高,思维独特,因此孩儿自愿拜他做先生。”泄解释说。
听说是利民的儿子,芒点点头,虽然他不喜欢利民这个人,但是知道他非常有才干,他掌管国库的时候,国库充盈,现在国库空虚。但是听说他是泄小时候的玩伴,就知道他们年龄相仿,拜年龄相仿的人做先生,很有点胡闹的意思,因此芒就不高兴了。
“先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认的,尤其给王子做先生就是帝师,简直是胡闹。如果这个人有才干,让他进入朝廷做官就是了,做先生是不可以的。”
“是,父王,孩儿记住了。”泄暗暗高兴,他之所以抬出利策来,就是想让他进入朝廷,至于先生不过是个称呼,做不做先生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利策可以时时刻刻待在自己身边。因为利民,屈完,费玉清是芒同意辞职的,因此他们的后人就是在有才干,泄也不敢举荐,现在才知道,芒似乎已经忘记了那一段历史,居然同意利策进入朝廷做官,这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于是他就把利策在这个案子中所献出的计策完完整整地对芒叙述了一遍,芒则是越听越是心惊,当然也高兴,因为他突然想起凸冉,感觉这个年轻人有凸冉的才干,未来会是泄的主要助手。
此刻的芒面临油尽灯枯的时候,整个人的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他心理不喜欢泄,但是知道,大夏国只有泄当家才不会毁灭,那么按照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当然希望泄身边聚集人才,因为此刻的他已经明白了,大夏国之所以沦落,就是因为没有了凸冉这样的大才,如果凸冉在,益是不可能上位的,事实证明,益在治国上是无能的,倒是他那个儿子图有丞相之才,如今图败在利策的手里,岂不是说,这个利策比图更有才干。
“就拜这个利策做上卿吧!”芒想想说。
上卿这个职务介于实职和虚职之间,就看大王怎么用,因为品级高,如果大王信任,给予权利,他就可以行使丞相职权。泄没有想到芒一下子就给利策这样高的职位,当然是大喜过望,立刻替利策叩谢芒,对于他来说,在朝堂上,太需要一个挺硬的助手了。
“从明天起,你就全面负责朝廷的事务,为父这个身体,一时半会是不能上朝了。”片刻之后芒又说。
泄的感觉就是喜从天降,一会儿功夫居然接连遇到父王大赦,给予他不断地惊喜,泄有点不知所措了,除了叩谢父王的天恩,他都不知道自己能够干什么了。
正在这时,内侍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王,不好了,老相国归天了。”
老相国是说益,益的身体也早就不行了,因此现在的朝廷实际工作由图来主持,他之所以突然之间就走了,和随候案子告破有关系,因为这个案子是由儿子图主办的,而他对图的希望极大,觉得自己死后,家族能不能败落,希望就落在图的身上,而图也不负众望,自从他掌管朝廷工作之后,朝廷的工作很有起色。哪里知道,突然间就杀出个泄和利策来,居然破获了已经法定的案子,如此一来,益明白,泄羽翼丰满了,而朝廷被他搞成这样,泄一旦主政,秋后算账是不可避免的。如此一想就急火攻心,一命呜呼了。
芒也没有想到益居然会走在自己前面,益虽然是他手下大臣,可也是王叔,心理难过是必须的,因此就命令泄代替他去益家里悼念。
泄当然答应了,心理却有些惋惜,感觉益死早了,自己还没有来的及找他算账,他就急急忙忙去见阎王爷了,便宜了这个狗贼,但是礼节还是要做出样子的,因此就告辞了芒,去了益府邸。
二
泄从十岁立为王子继承人,一直在这把不牢固的椅子上摇摇晃晃,多次遭遇危机,现在芒终于让权,修成了正果,感慨可想而知。面对这样一个没有能力治国,却把持朝政几十年的父王,泄虽然有满肚子委屈,有远大的志向,但是因为没有权利,除了做些补锅匠的工作,其实是没有作为的,正因为这一点,看到国家在不停沦落,就要四分五裂,有时候心急如焚的时候,就控制不住心里的愤怒,和父王进行争辩,有时候甚至当面斥责,自然会遭到芒的反感,后来不是听从了利策的规劝,不是琪在暗地里相助,这个继承人位置早就属于他人了,对于这一点,年龄已经走向成熟的他,当然是心知肚明,百感交集。因此走出父王身边,他并没有立刻去益府悼念,而是直接走进了琪的房间,给琪跪下了,当时还把琪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灾祸。
“快起来,泄儿,出了什么事?”琪急了,虽然她自己有儿子,但是在感情上,更倾向于泄,因为她明白,大夏国的未来,只能寄托在泄的身上,因此泄的喜怒哀乐都挂在心上。她不是那种只知道讨大王欢心,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小女人,心理对国家的感情很重,她知道,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她得到的一切都是空的,都会失去。这种危机意识的形成,和祖父,父亲从小的教育有关系,因为斟灌氏也曾经是一个不小的种族,后来几乎被寒浞父子灭绝,没有了种族的保护,斟灌氏的人就成为没有娘的孤儿,这个教训是惨痛的,因此她嫁给芒之后,总是试图提醒芒如何治理国家,让国家强大,但是已经醉心于成仙得道里面的芒,哪里听的进去,对此她只能无奈,只好祈求上苍保佑,不让大夏国快速垮台,同时用目光去寻找芒的继承人,希冀靠他们来拯救摇摇欲坠的国家。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她找到了这个人,就是泄。泄的志向,泄的好学,泄的真真实实的生活态度让她看见了希望,因此自觉地做起了泄的保护神。
现在大功告成,泄终于获得了权利,以后她可以放手了,自然是从灵魂里感到振奋,所以当泄给她下跪,说出这个喜讯的时候,泪水顿时流了下来,仰面朝上,嘴里大声地说:“苍天有眼,大夏国有救了。”
这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同样震撼了泄,泄没有想到琪居然比自己更渴望掌管大夏国的权利,要知道,这意味着她的老公将退出历史舞台,如果一个女人心里不是装着朝廷,国家,是不可能做出这种牺牲的,这让泄感觉到了琪的伟大。
“泄儿,不要耽误时间,要召集你的好朋友,让他们知道你已经拥有了管理国家的权利,尽快制定出必要的方案,国家,朝廷已经破败不堪,你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泄告诉琪,益死了,父王让自己去益府悼念。
“那你就快去,只是不要逗留,然后去做你必须做的事情。”琪说,她明白,现在泄的命运还掌握在芒的手里,他可以让泄主管朝政,也可以瞬间剥夺泄的权利,因此这个时候,对于芒的任何旨意都只能听从。但是好消息是益死了,这个只会玩弄权术,治国无能的奸臣死去了,泄去掉了最大的一只绊脚石,这是好事。
泄谢过了琪走了,他明白琪的话是对的,因此带着侍卫,匆匆忙忙地去了益府,例行公事似的上了一炷香,行了大礼,推脱父王有事就走了,因为他首先要找一个人,没有他的参与,他怕自己有失误。这个人当然就是利策了。于是飞奔的马车就奔向了利策的府邸。
利策此刻正在接待过。原来随候案子了解之后,兵被送进大牢,随家由随候的大老婆掌握了权利,她和儿子被净身赶出了随府,过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和她一同被赶出随府的,还有随候大大小小的妾,有几十人之多,她也不算委屈了。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生命是保住了,生活的希望却断绝了。像她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技能,又不能吃苦的女人,不用说养活儿子,连养活自己都不可能,除非自甘堕落做娼妓,但是已经习惯于做大户人家的女人的过,无论如何不想走这条路,最后想来想去,就去找利策了,因为她后来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够洗清冤屈,明面上是泄的功劳,但是计谋出自利策的手里,如果没有利策的精心策划,案子能不能推翻还是未知数。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拥有超人的智慧,这让她倾心,因此就想为利策服务,哪怕做家奴也行,只要能够养活儿子,能够经常看见利策就可以。
像过这种女人,本身没有多少智慧,因此只要认定一件事就敢于去做,正所谓人傻胆子大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过的突然出现,利策是没有准备的,因为他之所以破获随候的案子,不是为了过,而是为了帮助泄,因此根本就没有想到得到回报,所以看见过来找自己,并且声明自己已经无路可走,求他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留在他家里,为奴为妾都心甘情愿。一向拥有智慧的他,到不知道如何处理好了。凭过的容貌,他是愿意纳她为妾的,毕竟利策是个男人,喜欢美人出自天性,何况过不是一般的漂亮,而是天仙一般的绝美。但是他又知道,收留过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至于什么麻烦,他现在不知道。因此患得患失是必然的,就在这个时候,仆人来报,泄来了,只好让过进入后屋,自己迎了出去。
结果让利策没有想到的是,泄一见面就给利策送来了天大的好消息,告诉利策,大王命令自己从明天开始主持朝廷的全部工作,这就意味着,泄可以代行天子行使权利。利策当时就怔住了,惊喜是掩饰不住的,因为等这一天太久了,只要泄成为大王,他的理想志向就可以实现,否则他就是有王佐之才也是枉然。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利策有些失态地说。
“先生,贺喜不忙,你帮我参谋参谋,眼下需要做什么?”经过路上的行走,泄的心情已经平定下来,知道还没有到放松的时候,因为头上悬着一把刀——父王。
“朝廷的格局暂时不动。”利策说。
“明白。”泄会意地点点头,知道利策这句话的用意,因为大王还在,自己并不是真正地掌握权力,如果这个时候改动现有的朝廷格局,肯定会激怒大王,那就得不偿失了。“我是说,现在我能够做什么?”
“秘密地组建自己的班底,到殿下真正掌握权利那一天,没有能做事的大臣工作是不行的。殿下应该趁这个机会,暗暗地考察现有的朝廷大臣,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不用着急整顿朝纲,也不用急于出政绩,甚至可以把锋芒藏起来,这样殿下才能够看清朝廷的现状。”
“好,就按照先生说的去做,不过我想,也应该让屈非,费扬出来工作了,至少应该让他们熟悉朝廷的现状。”泄说。
“这个殿下不用担心,他们的眼睛一直大睁着,对于朝廷现状一点也不陌生,当然,他们出来工作也是必须的,这两个人都是干才。”利策笑笑说,对于这两个玩时的伙伴利策还是了解的,知道他们都不是百里之才,一旦有了位置,都会是朝廷的栋梁。“有一件事我们必须去做,不能再拖了。”
“先生是说军营?”泄一下子就猜到了利策说的是什么,因为他也是这样想的。朝廷军队因为几十年没有打仗,现在几乎成为养老院了。而因为包括大王在内的大臣们,因为没有外寇入侵,一个个都在醉生梦死。泄明白,其实朝廷的外部危险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这些年因为大夏朝的不思进取,朝廷周边的外邦非但不再来进贡,有些邦国还不时地试探大夏国的虚实,之所以没有大举犯边,还是忌惮大夏国的国体太大。但是某些邦国自从取消部落制度,改称国家之后,某些邦国因为学习夏朝的政治管理体制,正在变的强大,如果他们之中出现一两个杰出领袖,边境的安宁就可能失去了,这个极大的隐忧泄也曾对芒说过,芒也不是根本不重视,也选派了强悍的战将去驻守边界,但是对于国内的军队还是没有重视,芒和很多大臣一样,都认为夏朝周边的邦国弱小,对于大夏朝构不成威胁,所以防范的意识很差,但是泄通过他们多年不来朝贡这件事上,已经看出,他们已经不把夏朝放在眼里了,有了这第一步,第二步走起来就不是难事。因此当利策提到急需做的事情,泄立刻就想到了外患,在夏朝内部如此虚弱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了外患,大厦随时都可能倾覆,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泄明白这个道理。
“殿下既然看明白了,就不能拖延,首先,军队的权利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其次,朝廷养的军队不是给人看的,要真正能够打仗,不能打仗的军队不叫军队,打不了胜仗的军队就是民团。”利策语气坚定地说。
“没有想到先生如此地看高军队的作用,平时谈话并没有听到先生提起过军队,难道先生对军事也有研究?”泄听完利策这番话,顿时来了兴趣,因为他本身就喜欢军事,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故事就是黄帝,颛顼和季柕打仗的故事,这个念头随着年龄的增长,非但没有消退,反而对军队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曾不止一次地幻想过像先祖一样,领兵挂帅,东征西讨,开疆扩土。其实有志向的帝王都有这个雄心壮志。
“在下一向是以帝师自居的,殿下要做不亚于先祖的大王,我怎么可能对军事一无所知?那如何相助殿下建立霸业,成就丰功伟绩?”利策毫不谦虚地说。
“好,我们君臣就联手做出一番大事情。不过在你看来,让谁来掌管军队,训练军队为好?”泄提出了具体要求。
“军队权利只能归殿下,因为军队是朝廷利器,至于训练军队,在下到有一个合适的人选。”说到这,利策故意打住了,似乎让泄去猜谜语。
“你是说。葛鳩?”泄问。
利策大笑起来。“还有谁比他更狠?在他手里训练出的队伍,一定会如虎狼一般地凶狠。”
